我们常会听到有些小孩子“坐得定”“自己一个人玩能玩很久”,但有些孩子就是天生“坐不定”……有些孩子入学后,因为上课不注意听讲、写作业心不在焉而被贴上“不专注”的标签,然后家长到处寻求“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法宝,可我们不妨问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
场景一
4岁的贝贝正在小桌子上专心地画画。
奶奶过来了,“贝贝,喝口水吧“,贝贝理也不理地把杯子推开;过一会儿奶奶又过来了,”贝贝,吃个苹果吧!“,贝贝勉强吃了两口苹果,又接着画画。
奶奶端着苹果在贝贝旁边耐心地看着,发现贝贝总是画不好,就握住贝贝的手,“来,奶奶教你怎么画”,贝贝使劲挣脱奶奶的手,“不要不要”,奶奶好心好意地对贝贝说,“你看,奶奶和你一起画个小蜜蜂好吗?”贝贝突然生气地把笔一摔。
奶奶连忙哄,“好好好,咱们不画了,奶奶陪你看书好不好?”
场景二
公园的小河边,一个小男孩正蹲着兴致勃勃地看河里的鱼儿。
一边的爸爸不停地催他,“快走吧,前面有儿童乐园呢”,小男孩不为所动,”金鱼在吃东西呢,它们会冒泡泡哦“,过了几分钟,爸爸又催他,”快走吧,有什么好看的,抓紧时间回家还要吃中饭呢“。
小男孩仍然兴奋地指着河面对爸爸说,”你看,这片叶子飘得慢,那片叶子就飘得快,为什么呢?“……
如何保护专注力
其实,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但更持久的专注力更需要被保护。
每个孩子都具备科学家的品质,当孩子专注于观察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儿童乐园来不及可以不玩,中饭可以晚点吃。
可孩子在专注观察中享受发现的乐趣,这样的劲儿一旦被破坏几次,就再也难以重建了。
而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注意力其实很难持久,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然而,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
这时候老师不去干扰,让孩子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长期这样,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的。
英国戏剧教育家BrianWay认为:初期的专注练习可以从本来就存在与人类主要的五觉开始(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种将感知记忆与赋予环境相结合的专注演练是在培养学生对环境延续性的注意力。
10个方法帮你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01
听音辨物——听觉
找来各种材质的东东,玻璃、陶瓷、塑料、木头、不锈钢、棉布等等的都行,摆在一起,然后一人拿筷子或勺子敲,另一人背过身去,根据声音来辨别是什么东西。
Tips:
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先请他们边听边看,妈妈敲一下不锈钢盘子,说,这是不锈钢;敲一下陶瓷小碗,说,这是陶瓷小碗……
让孩子有一个先期认识和记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重复介绍两三次。
6岁以上孩子的认知已经较为丰富,可以略去这一步,或只需介绍一次。
既然可以听音辨物,自然也可以听音辨人,请自由发挥哈~
02
镜子游戏——视觉
模仿孩子的动作,是《游戏力》一书极力推荐的游戏,当然,前提是要让孩子不感觉是被羞辱而是好玩。既有亲情的联结,也有专注力的培养。
让孩子来“照镜子”,模仿孩子的动作,然后再让孩子模仿你。
03
粗心大王——视觉
户外玩耍的时候准备6件左右的道具,可以从家带,也可地上捡(比如树叶),一人先边跑边“粗心”弄丢了手中的树叶,等丢完了,另一个人再去把这6片树叶找回来。
小朋友和爸妈,轮流当王,孩子必须玩疯啊~
家长体验:
由于黑心妈妈总是扔得很分散,所以妞通常不能一次性寻觅到这6片树叶,有时是4片有时是5片,我就问她,那还有几片呢?
4片时她说2片,5片时说1片。看来小妞数概念的理解又更进一步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玩中学”吧!
04
摸摸是谁——触觉
孩子闭上眼睛,摸摸爸爸妈妈的手,或是衣服,或是脸,来判断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
有身体的接触,所以同时也是很好的亲情联结游戏。
家长体验:
小妞刚开始不要玩,我说那我先来摸摸你们的小手吧(当时正好有她的小闺蜜在),看看哪个才是我的女儿……她们俩就乐哈哈地把手给我摸一下。
小男生则不一样,都以光速在我手心里飘一下就跑了,难怪劳伦斯.科恩说男孩子更需要身体的联结游戏。
顺着这个实例说一下,当孩子有点疑虑不积极参与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毫不迟疑”地玩起来,往往就很自然带动进来。
当然,也可以拿一抽屉的物件来摸,猜猜是什么!
05
闻香识物——嗅觉和味觉
三杯颜色相近的液体,可以闻,也可以尝,判断哪个是红糖水,哪杯是醋,哪杯又是酱油!
Tips:
红糖水的制作过程要小心一点,不要用热水去化,因为会让三个杯子的温度不一致。
另外要把化不掉的红糖渣弄掉,以免暴露,儿子就晃了晃杯子来判别,还好老妈提前想到了。
06
下棋拼字——思考
美国传奇教师雷夫说了西洋棋、跳棋,对我中华民族来说还有象棋、军棋、围棋。
如过娃才三岁,那么飞行棋、大富翁低阶高阶的都可以玩玩哦。
至于拼字,也是英文特色,小学以上的小朋友可以玩。6岁以下就玩拼图吧,绝对也是超级消磨时间又让娃极其专注投入的活儿!父母要做的是,陪伴观察,体会何时给予鼓励和帮助更合适,别急着给答案。
07
建构组装——动手
给孩子提供有固定形状的建构材料例如积木、乐高,或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沙子、水,都可以让孩子专注玩起来。
有妈妈问,我家宝宝一看见积木就扔,一点也不能专注。我问宝宝多大了?18个月……
所以借此再说一下孩子的注意力随年龄的发展(见下表),我们可以藉此观察对照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在某一种活动中注意力持续时间相比同年龄孩子要长,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特别喜欢这个活动,而是专注力好。
下文中的有意注意指需要意志力参与的注意,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却又必须要坐下来写作业所需要的那种注意力;无意注意指不需要意志力参与的注意,比如吸引人的电视广告引起的那种注意力。
08
为乐趣而阅读——阅读
雷夫强调的是由兴趣指引的阅读,而非只阅读老师指定的功课。
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再啰嗦,在此略过。
09
参加乐团——合作
请注意,是乐团,不仅仅是学乐器,可以让小朋友去学合唱。
雷夫这样说道:“他们必须互相协调与倾听对方,直到每个孩子都进入其他音乐家同伴的心灵世界。他们此时极为专注,最终听起来合而为一。”并且“孩子在练习乐器时,会得到其他课程很少发现的东西—--立即的反馈。”
10
艺术追求——精益求精
“聪明的父母和导师会鼓励年轻人去做他们所喜欢做的。孩子们有伟大的梦想是好的,但是对细节缺乏巨细靡遗的注意,这些梦想很少能成真。”
巨细靡遗的注意,必须要有很好的专注和兴趣才可能出现。
在我们当前有些急功近利的环境中,如果我们能放下对结果(孩子艺术成就)的追求,改而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点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