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洪水泛滥,暴雨成灾时,因特殊的气象、环境条件,总有一些疫病接踵而至。钩端螺旋体病就是一种常见的和水灾有关的疾病。它们有很强的钻透力,可轻易钻透皮肤黏膜而进人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病。水灾之时,“疫水”随之泛滥,扩大了钩体的污染面。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是引起人畜共患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病原体。钩体像一个很小很小的螺旋钻头,最善于钻孔打洞;它们有很强的钻透力,可轻易钻透皮肤黏膜而进人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病。钩体还有多种毒素(溶血素、游脂物质及内毒素),可引起人体毛细血管损伤,并破坏凝血功能。鼠类和猪是携带钩体的主要传染源。水源被携带钩体的鼠、猪尿液污染后成为“疫水”。水灾之时,“疫水”随之泛滥,扩大了钩体的污染面。人在与“疫水”接触后,只要钩体接触到人的皮肤、黏膜,便会钻入人体内。所以,洪水暴雨后往往形成钩体病的暴发流行。人发生钩体病时,早期(钩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体温短期内可高达39℃左右。头痛较为突出,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常见;腓肠肌压痛,轻者仅感小腿胀,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不能下床活动。眼结膜充血,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二是充血持续,在退热后仍持续存在。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小,但无充血,亦不化脓。若在早期没有明确诊断,控制不好的话,起病后3~14日后,疾病就会发展到较为严重的中期(器官损伤期),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五个类型:流感伤寒型,持续高热、谵妄昏睡、腹胀腹泻,有出血倾向等;肺大出血型,呼吸急促困难,肺部有干湿啰音,双肺片状阴影,脸色苍白或青灰,咯血或口鼻大量涌血,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黄疸出血型,肝脏肿大并有触痛,全身黄疸;肾功能衰竭型,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尿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酸中毒;脑膜脑炎型,出现严重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者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等。本病因临床类型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因而预后有很大的不同。轻型病例预后良好,病死率低;而重症病例,如出现肺大出血、休克、肝肾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严重损害等情况者,病死率高。本病的平均死亡率10%左右。如能在起病2日内应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则病死率可降至6%以下。有眼和神经系统并发症者有时可长期遗留后遗症。钩体病对人类可谓危害严重,人们该如何对付它呢?首先要大力灭鼠,治理猪圈,管理好粪水,避免使用新鲜畜肥等,切断钩体污染水土的源头;其次,田间劳作不赤脚,穿防护鞋袜,这些都可割断钩体接触皮肤的途径;再次,感染钩体后,要及时使用青霉素等抗菌药治疗,青霉素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第四,可以给猪、狗等家畜,接种兽用钩体菌苗,人群可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钩体菌苗。第五,在水灾期间,尽量减少皮肤与水的接触,如果无法避免,应尽可能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以减少钩体与皮肤接触的机会。土燕子桐君阁至理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