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痊愈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602607.html
▲徐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院硕士生导师、儿科主任中医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张某某,女性,2岁5个月,年8月7日初诊。患儿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伴流涕,鼻塞,经治疗后发热退,但咳嗽日渐加剧,4天前出现气促,痰多不易咯出。主诉:咳嗽2周,伴气促4天。
刻诊:精神稍倦,阵发性咳嗽,喉间痰鸣,气促,烦躁,胃纳欠佳,二便正常,眠欠安。
查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呼吸45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鸣音及细湿啰音。舌红苔白厚,指纹紫在风关。
辅助检查:年8月7日胸片示:支气管肺炎。
中医诊断:肺炎喘嗽。证属:痰湿闭肺。治则: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处方: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苇茎6克、桃仁3克、冬瓜子6克、薏苡仁6克、苦杏仁6克、桔梗6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紫苏子3克、细辛1克、葶苈子3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3剂,咳嗽减少,气促好转,喉间仍有痰鸣,双肺听诊喘鸣音消失,可闻及痰鸣音。舌红苔白厚,指纹紫在风关。痰热未清,湿滞未化,予上方去细辛,加布渣叶6克,继服3剂。三诊咳嗽偶作,痰减,症状好转。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薄弱,卫外功能未固,易为外邪侵袭。外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日久生热,肺热熏蒸,灼津为痰,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上逆而致痰鸣气促、咳嗽喘憋、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一系列肺气郁闭的证候,本病虽有寒热虚实之别,但其病理主要是痰湿阻肺,气郁热结所致,治疗当以宣肺化痰,清热平喘为基本治则。
千金苇茎汤药味甘淡,但其清热化痰逐瘀之功卓著。方中苇茎甘寒清泻肺热,是为主药,冬瓜子清热祛痰,薏苡仁清热利湿,桃仁活血祛瘀以散热结,另入苦杏仁、前胡、桔梗、紫菀宣肺化痰止咳,紫苏子、细辛、葶苈子降气平喘,甘草调和诸药,痰热得以清除,则诸症好转。
郑重申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