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G55二广高速益阳段南往北方向Km路段间断发生的4起交通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1人受伤,涉及23台车辆。据网友视频,现场路面结冰,救援人员走路都无法走稳,死亡的人员中有两名是孩子,其中一个看上去不到三岁。
经初查,事故原因系受小雨低温路面湿滑结冰,加之驾驶人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多起交通事故。现场情况令人痛心。
新闻报道来自网络
进入12月,寒潮不断侵袭,全国上下出现大幅度降温,导致部分道路路面出现湿滑结冰,这种情况下,车辆很容易发生侧滑,刹车失灵而造成车祸,甚至是连环追尾或多起交通事故,对驾驶人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由于路面湿滑结冰导致事故
另一方面,连环追尾或多起交通事故一般会造成严重的拥堵,影响道路通行。一般情况下,拥堵极易导致剐蹭事故,进一步加重堵车。在法定节假日自驾出行的司机们,应该都有经历过“停车场”一样的高速。
由天气条件带来的路面状态变化对交通安全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今年五一期间的杭州,堵车严重
那么,目前的交通气象服务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这样:通过视频监控的手段、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去实时监测道路的积水积冰等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路面道路监控往往反应的都是已经发生的情况,被动的实时监控其实已经滞后,况且监控一般不能部署到足够的密度。假设摄像头的图像识别出一条高速公路上由于低温过程出现了积冰,管理部门发现这一情形决定封路。但在此时,已经有极多车辆通过收费站高速驶向积冰路段了,无法保障交通安全。
再比如,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天气预报对不利条件进行汇总(哪一段路、在什么时候要有雨或者雪,哪一段路会有雾、能见度低等),进而以空中的天气状况直接机械式地映射为路面状态。
这种预报方式单单考虑了空中的天气状况,忽略了地形、路面材料、实时路面温度及道路排水能力等因素,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供信息参考,但显然无法保证准确度。况且,传统的气象预报基本以“区县”为单位,直接映射在“某条道路”上,精细度上也无法保证。
那如何才能精细、准确地预测道路积冰,以及其他影响驾驶安全的路面状态呢?很多小伙伴会抢答说预测降水啊!
如果你这么想,请再次搜索Dunning-KrugerEffect。
↑“TheFooledoththinkeheiswise,butthewisemanknoweshimselfetobeaFoole”
首先,路面积水的来源可能是降水(降雨/降雪)、也可能是融雪或者是空气中的湿度过大。同时,降水在地面是否会结冰,除了降水(降雨/降雪)外,路面温度、路面材料、周围地形等一系列因素也是决定路面降水落到地面是否会成冰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个层面上,路面是积冰、融冰、冰水混合物对驾驶人来说,也是完全不同的路面状态,驾驶人需要更精细化的参考。
KuWeatherRWIS路网信息系统使用高精度数值预测和雷达外推的天气预报数据、路面分析数据和公路结构数据,能够基于路面温度和降水,准确验算出路面干湿和不同相态水的动态演变。降水相关的路面状态可细化至“积冰、积水、露水、冻雨、融雪、霜”等具体的形态。??RWIS
从“感知”到“认知”,KuWeather发布 智慧路网产品
KuWeatherRWIS可 预测积冰
除了结冰,像能见度、路面湿滑程度这些严重影响驾驶的因素,RWIS路网信息系统也能进行预报。各项预报维度在时间上可覆盖未来48小时,预报精度可达公里级。
同时,在提供未来路面状态预测数据的基础上,KuWeather综合白癜风、交通建设数据、高精地图数据以及RWISAI反演白癜风,可获得交通道路拥堵态势与事故态势感知。提前预判高风险路段,进一步保障驾驶安全。
简而言之,作为全国 智慧路网产品,RWIS区别于传统滞后的观测数据或表述不清的“XX高速公路XX路段”交通气象服务,可提供未来48小时,预测粒度为“公里”的精细化数据。区别于通过天气预报简单的映射,RWIS提供如“积水积冰”等清晰的路面条件预报。其及时性、 度、实用价值都与传统交通气象服务有着本质性差别。
技术的问题解决了,驾驶人听不懂,企业级用户无法结合业务场景怎么办?
RWIS路网信息系统平台示意
KuWeatherRWIS路网信息系统支持输出文案信息,简单易懂地告知用户前方道路状态,提前规划路线或调整驾驶行为。
对于企业级用户,RWIS路网信息系统支持结合应用场景,个性化设置提醒阈值,深入各个业务环节。基于RWIS路网信息系统,相关管理部门可提前部署相关工作、调配人员;运输、物流等企业也可科学合理的规划路线,提高运营效率,保障人车安全。
Roxanne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