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前心理干预对儿童喘息性疾病疗效的

雾化吸入是儿科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喘息性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压缩空气雾化吸入机(泵)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门诊已普遍应用,是目前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压缩空气式雾化吸入和氧气的驱动雾化吸入虽说不需病人的特别技巧和主动配合,但是强烈的哭闹仍可影响吸入的效果,平静呼吸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儿童有恐惧情绪和对抗行为,常以哭闹的方式拒绝雾化吸入,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患喘息性疾病儿童,在泵雾化吸入前给予心理干预,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心理干预方法在泵雾化吸入治疗前对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两组其他治疗方法均按医嘱执行。心理干预方法:①给家长及患儿讲解雾化吸入的目的和有效性,简单的操作方法,整个吸入过程是安全的,直至家长能理解并接受治疗。②观察雾化室的环境。如正有患儿在哭闹和强制吸入,就让观察组儿童先避开;如正接受雾化的患儿很安静地配合治疗,就让观察组儿童站在旁边观看。③教患儿吸入方法,护士先做示范动作,也可以指点其观看正在安静吸入患儿的姿势,然后看看墙壁上由阿斯利康和百瑞公司绘制的彩色挂图。挂图上有婴儿、儿童和成人吸入的各种姿势,且其颜色鲜艳、多样,有吸引性。④一边加药,一边告知患儿雾化吸入“不会痛”“不要害怕”,如果医生医嘱上没有肌肉注射或输液,还可以肯定地说:“接受吸入就不打针”男孩子带上面罩后夸他真像“超人”,最后竖着大拇指说:“你真棒,真乖,不会哭的”。⑤在患儿基本理解和接受后,即开机雾化,如果患儿没哭,再次竖着大拇指并摸摸其头部,夸奖其“真行”;如果患儿想哭或用手推开喷雾器的时候,马上一边摸摸其头一边说:“别怕、别怕,不会痛的,你看别的小朋友多乖。”⑥心理干预整个过程,护士面带微笑,表现出亲切、和蔼、有耐心,甚至具有幽默感。

 评价标准及方法

  依从性好:雾化吸入过程中患儿无哭闹,直至吸完药物为止。较好:雾化期间有哭闹,偶尔推开喷雾器。差:患儿大哭大闹,由家长或护士强行吸入。

  疗效观察雾化吸入完成休息10min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症状:由护士询问家长,记录咳嗽、气喘是否减轻。体征:由主诊医生听诊,评价肺部哮鸣音或干湿啰音改善情况。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哮鸣音或干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症状减轻,肺部哮鸣音或干啰音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讨论

  压缩空气式雾化吸入适合于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平时观察雾化吸入的过程中,2岁以下小儿语言理解能力差,难以沟通,多数情况下,对哭闹的患儿只能强制吸入。4岁以上小儿已有很好的合作性,基本能顺利完成治疗。对于2岁~4岁儿童,语言发育逐渐完善,具备理解能力,可以进行对话,但是非常依恋家长,有快乐、害怕、厌恶等情绪[1]。发脾气、对周围人抱怨和不满、故意拒绝成人对他的要求,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的对立违抗,正性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环境的兴趣,主动独立干自己的事,模仿能力强,有合作精神,但不稳定,受外界环境、教育、父母个性影响较大[2]。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压缩空气式雾化吸入前进行心理干预,护士体会到:①家长的配合能起到积极的心理支持。有研究证明,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有直接影响[3]。护士以和蔼的态度告诉家长雾化知识,首先取得其配合。孩子是依恋父母的,家长情绪稳定,关心孩子,主动合作,很大程度上能使患儿克服恐惧的心理[4]。②避开哭闹的环境。由于儿童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和他人情绪的感染,如看到别人哭,自己也哭,这种情况下,执行护士了解雾化室的环境,让患儿避开哭闹的场面是非常重要的。③克服负性心理,激发正性行为。给患儿示范操作,看挂图,亲切的或带有幽黙的语言沟通,抚摸头部,竖大拇指夸奖,特别是说男孩像“超人”的现代语言,进一步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和削弱其对立违抗的意志,又利用患儿模仿性强的特点,以及满足好奇心、好胜心和荣耀感,获取患儿的合作。

  在压缩空气式雾化吸入前给予心理干预后,患儿哭闹减少,甚至不哭,表现出良好的依从性,而且多数患儿在第2次雾化时还能很好地配合,明显增加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hiluoyin.com/lygs/10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