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冠流行进入尾期,医院的情况怎么样了?记者一线探访
“我最近‘阳康’了,之前开的高血压药物还要继续吃吗?”一大早,高血压患者吕姨(化名)就来到了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主任黄泽斌的门诊。黄泽斌耐心回答了吕姨的问题,并对她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评估。
“在‘家门口’看病,省时也放心。”吕姨说,找黄医生看病十几年了,大家成了老朋友,对他的诊疗能力也十分认可。
1月18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近期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已进入流行尾期,医疗机构门急诊、发热门诊已基本恢复到正常诊疗水平,人群感染率超过85%。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情况。
社区一线:
门诊可测血氧,保障药物储备
1月13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陈力军的诊室外,有不少患者在等候就诊。在门诊一线,陈力军明显感受到了近期收治情况的变化。
广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指尖血氧仪,可以快速检测血氧情况。
“最近来就医的,大多是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出现咳嗽、气促的患者。”陈力军说,很多老年患者本身就有基础病,咨询慢病用药的人比较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许多广州街坊就近看病取药的首选。随着疫情进入流行尾期,来社区发热诊室的患者大多只有个位数,到门诊就医的患者增多了。
黄泽斌也有同样的感受。一开始,有的患者比较恐慌,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希望开网上比较热门的药物,或者希望直接打抗生素。遇到这样的患者,黄泽斌在诊疗的同时,会耐心地讲解新冠病毒的特性,引导患者科学认识疾病。
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不少“阳康”后的居民来就医和咨询。
社区医生是街坊们的基层健康“守门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之后,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到“防重症、保健康”转变。黄泽斌根据最新政策对社区医生们进行了培训,医院配备的心电图、指尖血氧仪等设备,对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筛查。医院也准备了常用药物,药品保障充足。
70岁的海珠区江海街居民何伯(化名)感染新冠康复后,仍然咳嗽不止。黄泽斌为他开具了对症药物,但何伯的咳嗽依然没有好转,症状还有些加重。黄泽医院照CT,何伯确诊了肺炎,住院治疗后恢复了健康。
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安畅在为患者诊疗。
在江海街、石牌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都见到了氧疗设备。对于出现轻微呼吸不畅的患者,吸氧治疗能够很好地缓解症状。医院提供的中医针灸、艾灸等服务,也受到了“阳康”居民们的欢迎。
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安畅介绍,一些人“阳康”后仍然觉得肌肉酸痛,或者失眠、乏力、干咳。医院开设了中医门诊,既可以对症开中药,也可以对症做理疗,治疗效果获得了居民的认可。
家庭医生:
电话与上门回访结合,尽早排查重症患者
“您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有哪里不舒服吗?”每隔两天,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医师许文婷就会给辖区内“红标”“黄标”居民做健康随访。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社区根据摸查,确定了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分别用红、黄、绿色进行标记。其中,失能老人、高龄行动不便感染者等居民被划分为“红标”,家庭医生每周进行至少3次电话或短信随访。
许文婷介绍,江海街有名“红标”居民,如果发现需要上门随访的患者,或者需要上门接种新冠疫苗的行动不便老人,社区会尽快安排医生上门。家庭医生也开设了“居民群”,24小时在线上回答常见问题。
半个月前,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戊谊医生深夜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家住珠光街的黄伯低热,自测抗原阳性。居家休息2天后,仍然精神欠佳,还卧床不吃不喝。黄伯曾经患有脑梗,他的女儿特别担心,于是拨通了刘戊谊的电话。
刘戊谊在电话中对黄伯的病情进行了初步评估,并且安抚了他的家人。次日一早,刘戊谊带着血压计、血氧饱和度仪、听诊器及相关药物上门巡诊。检查发现,黄伯低热37.5摄氏度,血压偏高,血氧饱和度95%,心率正常,双肺未闻干湿性啰音。
黄伯病情稳定,暂医院,但为何不吃不喝?经过详细沟通,原来黄伯是因为害怕感染病毒后吃错东西,会加重病情。刘戊谊耐心劝导他,并且进行了健康科普和饮食指导,同时提醒他要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物。当天下午,黄伯家属打电话感谢刘戊谊,说中午黄伯吃了一大碗粥,精神明显改善,已可以下床行走了。
为了更好地做好情况摸查和上门巡诊,天河区石牌街道利用此前疫情防控积累下来的“网格化管理”经验,继续发挥居委干部、志愿者、社区医生“社区三人小组”的作用,早发现、早筛查重症风险患者,做好“红标”人员的上门服务。
春节将至,广州的基层“健康守门人”将继续守护健康。张屹介绍,广州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一批指氧仪和制氧机,确保对症治疗药物可用量始终保持在两周以上。春节期间,全市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和门急诊照常开展,为居民提供就近的诊疗服务。
朱晓枫
梁钜聪吴明
何志豪
穗卫健宣
朱晓枫;吴明;何志豪;梁钜聪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