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达比伐芦定用于DeWinter综合

『推荐理由』本例患者是老年女性,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达/90mmHg,未规律服药及监测血压;Grace评分是分(高危),CRUSADE评分41分(高危)。由此可见,患者为ACS的高危患者同时合并出血高风险。ManoukianSV等发表的研究显示,围术期出血是引发死亡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出血(包括脑出血)可能直接导致死亡。故术中选用比伐芦定平衡抗栓及出血的风险。病史资料(女,75岁,58Kg)

就诊时间:年3月。

主诉:因“突发剧烈胸痛3小时”入院。

现病史:患者3小时前进食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向左肩放散,恶心、呕吐1次,自服速效救心丸不缓解。

危险因素:老年、女性、高血压病史。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90mmHg。

体格检查:T36.6℃,P70次/分,R18次/分,BP/81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0.29ng/ml;CK-MB76IU/L;WBC10.48×/L,N74.2%,HGBg/L;Scrμmol/L,K+4.3mmol/L;ALT35IU/L,eGRF=78ml/min。

发病3hECG。

初步诊断

病症:1.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Ⅰ级;2.高血压病1级,很高危。

危险评估:Gracescore:(高危),Crusadescore:41(高危)。

用药情况:双抗治疗。

患者入院后拒绝行急诊冠脉造影,行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症状缓解。

病情变化: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发病3.5h~11hECG演变。

患者依从性差,住院期间下床活动后突发胸闷,喘憋。

患者劳累后突发胸闷、喘憋(自行下床活动);心电监测示BP/68mmHg,SPO%,HR92次/分;查体:问答合理,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急性左心衰。

心电图对比:

日间未发作时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冠脉造影

造影时间:年3月。

造影前用药:比伐芦定(泰加宁?):负荷剂量9ml,维持剂量21ml/h。

急诊冠脉造影:股动脉入路,首先植入IABP,行RCA造影示RCA2#subtotal伴钙化,血流TIMI3级。

造影结果:LMT狭窄50%,LAD开口subtotal,可见血栓影,血流TIMI2级,LCX开口狭窄50%,11段可见血栓影。

应对策略:仅解决LAD病变:球囊扩张,IVUS。无复流几率大,最短时间,最少造影剂;首先植入IABP;抗凝策略及依据:比伐芦定(根据患者危险评估、循证证据及最新指南推荐)。

手术过程

术中用药:比伐芦定(泰加宁?):负荷剂量9ml,维持剂量21ml/h。

手术过程(一):Runthrough导丝至LADLCX,TREK2.5×20mm。

手术过程(二):

手术过程(三):

手术过程(四):微导管及法舒地尔备用,以防无复流的发生。

法舒地尔4mg经Finecross微导管冠脉内注射。

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后,先经微导管造影,证实微循环灌注改善。

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后,再经指引导管造影,证实血流恢复TIMI3级。

手术过程(五):支架植入后复查IVUS。

手术过程(六):4.5×15mmNC球囊,于LAD-LM行后扩张,18~20atm。

手术过程(七):支架后扩张后复查IVUS。

最后结果: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给药情况:术后应用比伐芦定(泰加宁?)的持续2.0ml/h维持34小时。

术后治疗:术后IABP1∶1维持3日(依诺肝素60mgQ12hIH抗凝),3日后复查造影LAD-LM支架贴壁良好,右冠植入3.5×35mm支架一枚。

术后随访:随访3月:患者无不适,可上下6楼,心脏超声:LV47mm,EF50%。

病例总结

选用比伐芦定(泰加宁?)理由:比伐芦定(泰加宁?)为20个氨基酸的肽类药物,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1.能与游离或血栓中的凝血酶催化位点、外围位点特异性结合;2.比伐芦定(泰加宁?)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是可控可逆的;3.抗凝效果可预测,而且耐受性极佳;4.比伐芦定(泰加宁?)血浓度与APTT、PT和ACT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0.73和0.8(P<0.);5、半衰期短,25min,停药后抗凝作用迅速减弱。MATRIX研究显示,与单用肝素相比,比伐芦定(泰加宁?)降低全因死亡和心性死亡,同事降低出血风险。纳入22项研究、共22,例患者的最新荟萃分析表明,比伐芦定(泰加宁?)与肝素或LMWH联合GPI相比,出血风险最低。

证据引用:BRIGHT研究采用延时注射比伐芦定的方式[PCI术后持续静脉滴注术中剂量的比伐芦定(泰加宁?)3~4h],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期间,使用比伐芦定(泰加宁?)相比肝素或肝素联合GPI可减少总不良事件和出血风险,且不增加支架内血栓风险。基于BRIGHT研究及国外相关证据结果,《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提出了STEMI急诊PCI及NSTE-ACS术中及术后应用高剂量比伐芦定(泰加宁?)持续静滴3~4h的方案。对ACS患者PCI术中抗凝,虽然比伐芦定(泰加宁?)与肝素的应用均维持了Ⅰ类推荐,但比伐芦定(泰加宁?)的证据水平从B升高到了A。

Dewinter综合征心电图表现:V1~V6导联ST段上斜型下移≥0.1mV,T波高尖对称,aVR导联J点抬高,QT间期轻度延长或正常。Dewinterpattern提示前降支次全或完全闭塞,应立即行血运重建。Dewinter综合征大多数发展为前壁心肌梗死。一旦确认Dewinter综合征,应早期进行介入治疗。

用药体会:本中心自年开始应用比伐芦定,至今已积累超过0例应用经验。整体用药体会发现选择比伐芦定(泰加宁?)后,患者出血风险更低术后延迟应用3~4小时不增加支架内血栓风险。《年中国PCI指南》将比伐芦定(泰加宁?)列为PCI抗凝治疗的I类推荐。临床上,医师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推荐应用。

比伐芦定(泰加宁?)使用说明:比伐芦定(泰加宁?)可静脉注射和滴注,疗效具有可预测性。负荷剂量:PCI术前0.75mg/kg弹丸注射;持续泵入:静脉滴注1.75mg/(kg·h)至手术完毕(不超过4小时)。肾功能损伤患者泰加宁用量调整参考:

比伐芦定(泰加宁?)配制简便:将一支泰加宁?0.25g溶入5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注射用氯化钠稀释液中,配成5mg/ml溶液。

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本病例是老年女性、出血高危(Crusade41分)、典型的DeWinter综合征进展为心原性休克的病例,病变位于LAD开口延伸至左主干末端,伴大量血栓负荷,PCI过程中首先植入了IABP,IVUS检查证实LCX开口轻度病变,同时明确左主干的实际大小,为左主干三叉病变采用Crossover支架策略提供依据,治疗过程中应用比伐芦定强力抗凝,术后低剂量维持保证IABP的运行,有效的平衡了获益与出血的风险。

专家点评:本病例是出血高危患者(Crusade评分41分),术中抗凝治疗的关键是凝血酶。比伐芦定(泰加宁?)是20个氨基酸的肽类药物,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能与游离或血栓中的凝血酶催化位点、外围位点特异性结合;且比伐芦定(泰加宁?)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是可控可逆的。MATRIX研究显示,与单用肝素相比,比伐芦定(泰加宁?)降低全因死亡和心性死亡,同时降低出血风险。BRIGHT研究采用延时注射比伐芦定(泰加宁?)的方式(PCI术后持续静脉滴注术中剂量的比伐芦定(泰加宁?)3~4h,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期间,使用比伐芦定(泰加宁?)相比肝素或肝素联合GPI可减少总不良事件和出血风险,且不增加支架内血栓风险。基于BRIGHT研究及国外相关证据结果,《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提出了STEMI急诊PCI及NSTE-ACS术中及术后应用高剂量比伐芦定(泰加宁?)持续静滴3~4h的方案。对ACS患者PCI术中抗凝,虽然比伐芦定(泰加宁?)与肝素的应用均维持了Ⅰ类推荐,但比伐芦定的证据水平从B升高到了A。

医师介绍

尹达,医学博士,大连医院冠心病一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委员。曾于美国心血管病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医医院作博士后研究1年。研究方向为心肌微循环障碍、冠状动脉钙化、血管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OCT、IVUS、FFR)、OCT指导的青年心肌梗死延迟支架治疗、IVUS指导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及心血管病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论文发表在美国心血管病学会JACC杂志。多年来从事心血管急重症的抢救、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IABP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血管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OCT、IVUS、FFR)指导的介入治疗、心肌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hiluoyin.com/lygs/9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