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明咒音频

最近一些法师和师兄发消息,请我念一下《地藏菩萨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的发音,我就录了一个音频以飨师友,还望各位师父大德师兄多多指教为盼!

每次在发音频之前我都会啰嗦几句关于悉昙音的问题,但因为笔者生性耿直,对梵音在漫长时空中发生的严重流变、对现代普遍以英语化或汉语拼音发罗马字音的做法、乃至一些佛教圈有影响力的人——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试图以一己之力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导致冒犯得罪很多有影响力的人、他们都有很多弟子、追随者,而我是在一个人揭露大多数人的伤疤,所以很快遭到他们愤怒但没有学术依据的反唇相讥和攻击,不过,好在本人无欲无求、从不讨好谁、不吃谁的不喝谁的、不用顾及利益和面子问题。谁与悉昙古音相违,我就指出谁、唯真理是从,唯佛教宗旨是遵,“虽千万人吾往矣”,心理反而很高兴,想一想,本人写这些文章,是决心跟全球几亿个英语化梵语的人、包括教授、学者、作对、为敌,岂会在乎多那么区区几个人骂几句?岂会在乎多几个论敌?如果佛教梵语圈是一潭死水,那么我一通抛转,激起一些浪花、带来一些新的活力乃至引起大家对本源的探讨,也是有意义的,极好的!当然,如果谁骂我是搅屎棍,我也是承认的,而且会高兴的捧腹大笑,合不拢嘴!

下面,例行啰嗦程序,

——————————————

很多人宣称自己的念诵是悉昙梵音,笔者多次批评过那些发音都是洋鬼子发音,不是悉昙梵音。

悉昙梵音是指按照《悉昙十八章》里所标注汉字的古音对照音韵文献而发出的音,是隋唐时期的古德、亲自聆听天竺人的发音,而用汉字做的标音。那是佛法兴盛时期的梵音,没有受到英国鬼子污染的梵音。也可以认为那种音就是佛陀时期的纯正梵音,因为在没有受到“全球性大历史下的文化入侵(如:大航海之后的英国殖民全球、全球推广英语)”影响的情况下,语言的传承可以保持数千年而不变,我们从一些地方的方言保持数千年都顽固不变可以知道这个特征。譬如:粤语、客家话、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就算时光再过几千年,如果没有全球性、强制性的文化侵袭,其发音是不会变的。而从佛陀时期到隋唐,地球上没有发生过“全球性大历史大事件导致的文化大侵袭”,因此可以推论隋唐时期的梵音与佛陀时期是一致的,是纯正梵音,即悉昙梵音。

而所谓的现代英语化梵语,发的是洋鬼子的音:英语音,此乃十七世纪英国鬼子势力殖民全球之后,强行推广英语,用英语改变拉丁字母发音而变形的音。英语是一种公认的粗鄙、颟顸、简单粗暴的音,起源于早期的野蛮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西日耳曼语支,由于地域等原因,对当时比较正统的拉丁文吸收较少,也不太搞懂拉丁文,就像偏远少数民族对普通话老是念不准一样,盎格鲁-撒克逊人对拉丁文也念的稀里糊涂,一塌糊涂。后来由于老是和法国打仗,征服了法国,又掺入了很多法语,遂与欧洲比较正统的拉丁文渐行渐远。在英国势力殖民全球之前,欧洲各国记录梵文用的都是拉丁字母,当时的拉丁字母发音,可不是英语的发音,是按照拉丁字母的传统音发的音,与现在各国学者受英语侵袭之后的发音已经很多不同,但在英国人得势之后宣称这种音是“标准发音”,并且以英国人在世界各领域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语言学上的影响力而霸道的在全球推广。所以,用现在所谓“标准”发音发那时候的音,错误很多。试举一例:

荷兰人记录郑成功的官职“国姓爷”的拉丁字母是:ko-sin-ga,其在拉丁字母的发音,等同于汉字:国姓爷三个字的发音——无论南方北方,“国姓爷”这三字发音都差不多,差不到哪里去,用汉语拼音就是guoxingye,也就是说:那时候拉丁字母ga的发音,接近于汉字“孽”的发音(没错,古德标注梵文ga用的正是“孽”字)。但是如果以英语发这个音,那就完全变了。——用英语去发传统拉丁字的音,则ko-sin-ga,发音成了“抠信嘎”(其汉语拼音为:kou-xin-ga),请问,假如你喊郑成功的官名:“抠信嘎”,郑成功能听明白是在喊他吗?他还以为你是神经病呢,连官职都叫不准,他不一巴掌把你打到海里才怪!

后来英国人把ko-sin-ga改成ko-xin-ga,但发音没变,都是“抠信嘎”,我想郑成功若是在天有灵,肯定臭骂英国鬼子“连老子的官名都喊不准,真是番鬼仔”。

还有:日本国的国名:日本,在大航海时代,欧洲人用拉丁字母标注为“japan”,没错,就是现在英文单词里“日本”一词。但是现在我们用英语发这个音,却是“摘盆”,可是这个发音连日本人都懵圈,我们的国名怎么成了“摘盆”?我们的国名应该是“日本”才对呀,你们英国鬼子真是瞎搞!——日本人为什么责骂英国人呢?大航海时代的拉丁字母“japan”,其发音就是“惹本”。其中,“j”,发“热”的首音(接近于汉语拼音r或sh),“a”发“呃”的音,“p”,发“不”的首音(接近于汉语拼音b)。“pan”发“本”的音。——也就是说:大航海时代,拉丁字“japan”的发音,就是接近于汉字“日本”二字的发音:惹本!

现在网络混子、网络大湿、印度神棍弟子,把梵语的vajra用英语念成:哇接啦,是不准确的,因为拉丁字母“j”,并不发“接”的音。

复次,富士公司的名称,是fuji,须知这是拉丁字,发音就是“富士”(j发汉语拼音的r或sh的音)。而不是“腹肌”,念成“腹肌”用的是英语发音,英国人、中国人,可以听懂,但是对日本人这种发音,他们就晕了。日本人标注自己的公司用的还是几百年前的拉丁字标音——这也是日本人为什么学不会纯正英语的原因,日本是开放国门较早的国家,在大航海时期就和荷兰、葡萄牙等国家过从甚密,受持较为纯正的拉丁文,而且日本人生性顽固,一受持就不容易改变,所以日本人标注公司名也是用拉丁字,发英语单词音也是拉丁文的发音,以至于他们搞出了著名的日式英语:不懂拉丁文的人几乎听不懂日式英语,以至于和日本人打交道的英国人都需要费劲猜测才能明白日式英语。但日本的顽固守旧也有好处,那就是他们对拉丁字、即罗马字的发音保存比较原始、可谓是活化石。

复次,卷舌音:——现代英语化梵语,按照现在印度和欧美大学的发音,一律都不卷舌了。古德将青颈(观音化身之一的湿婆神之称呼)译为“尼拉健诧”nīlaka??ha,读“尼拉健诧”,是非常准确的。但是现代英语化梵语读为“尼拉砍塔”,就与古德发音相距甚远了。类似的还有,把经文的“迦吒ka?a”发音为“嘎得”。而且其浊音清音不分,?a字,浊化音,发近似于“拙”的音,但是,现代英语化梵语也读为“得”,这样就跟d的读音没有区别,失去了梵语的精准性!

在不遵从浊化音发音规则的情况下,现代英语化梵语闹出一个极为严重的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把namobuddhāya的发音:“拿摩母驮耶”,读成了“拿摩布达呀”,而“拿摩布达呀”,按照音韵严格对照来说,对照的罗马字是“namobhūtāya”,而“namobhūtāya”的意思是“向鬼敬礼、敬礼幽灵、皈依鬼魂”,简直惊悚——说实话,我实在不愿做这样的联想,可是,他们的读音、按照梵语发音来理解,确确实实成了“礼敬鬼”的意思,所以我每次听到他们读“拿摩布达呀”都吓一跳、也为他们感到惋惜!今天特此贴出,这个词真的希望他们改一下,浊音加送气音的dha,就是带有浑浊的“驮”的发音;bu的发音,真的就是带有浑浊音的“母”字的发音,笔者在这里杜鹃啼血、泣血恳请这些“大湿”们:——慧命可贵!慎重啊!“不要你觉得、你以为的音”就是正确的音,经过音韵考古、论证、淬炼、质疑、确立的音、众多古德标注的音,才是正确的音啊!不要说英国人也懂得学术考证,我要说的是:英国人根本不懂古汉字,而且他们的傲慢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不会对古汉字与梵音的关系做一丁点考证的!——慧命可贵,各位佛友们,何去何从敬请选择吧!

其实网络大湿、混子、神棍拥趸们最要命的错误还是字母之母、梵文“a”的发音,梵文“a”这个音,密教认为人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起,乃至一切发声,包括“语言、歌唱、咳嗽、叹气、哭笑”等等,都包含这个音。在义理上,这个字也非常之重要,佛学大词典说:

悉昙字(a,短音)为悉昙十二韵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五十字门之一。又作婀、安、頞、庵、曷、旖、恶、恶、遏。为阿字五转之第一转,故又称初转阿字,或无转阿字。

——大家可以查查字典,看看这些汉字“婀、頞、庵、曷、旖、恶、恶、遏”都是发什么音,明明是“呃”的音嘛,可是现在的人胡乱发音,发成了“啊”的音。

汉语字典中注明“阿”字正确的发音应该是汉语拼音ē音。这个字古来就发阿ē音,比如阿ē胶、阿ē附、阿ē县、阿ē房宫、阿ē是穴、刚直不阿ē、阿ē其所好、阿ē谀奉承、法不阿ē贵……

——这个字如果发为“啊”音,错误就太严重了。因为这个音构成一切梵词,一旦发错,则所有的梵词,都错!那么,请想一下网络大湿们读诵梵文,有几个是对的?答案是:几乎没有对的!

千百年以来人们传承古德的“呃弥陀佛(梵文amitābha?)”之发音,从来都没有变过,乃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语侵袭中国文化不深的时候,还是发“呃弥陀佛”的音,大家从电影《少林寺》、《达摩祖师》、《六祖慧能传》、动画片《天书奇谭》等电影中可以看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把梵文a音发成“啊”音只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根据《唐韵》、宋本《广韵》等中国古代韵书,“梵文a”字在古代根本没有发“啊”这个音的,中国历史上的念佛根本没有这个发音。随着英语侵袭中国的加深,一些有文化的僧人也开始“撵时髦”,把“呃弥陀佛”念成“啊弥陀佛”,破坏了梵文的发音,破坏了佛教!

特别是净空,更是大力宣扬“啊”音佛号,借用网络传播的力量,把这一魔音遍传四海、害人不浅;复有“大拿”南怀紧,似乎啥他都懂,可是啥都半瓶子晃荡,明明不懂梵文,非要跑到梵文圈插一腿,搞他并不专业的事情,大胆下结论说应该念“啊”,发毒誓、赌咒说:如果不是发“啊”的音他就下地狱,——哦,我的天啊,呃弥陀佛,但愿佛能怜悯他,把他从地狱里救出来吧,毕竟是有点善举功德的;还有慧净法师也是念“啊”,宣扬六字洪名;东林寺的大安法师呢,一看大家都这样了,我一个大学生、文化人,不“撵时髦”显得没文化似的,也在净土祖庭东林寺宣扬“啊”音。这样失去了传承,非常不好!

发音为“啊弥陀佛”,对应梵文āmitābha?,义理则变为:附近的有限的光,或:去接近有限的光!——如此意思是多么的悲催,似乎处于监狱见不到光似的,跟无量光、无碍光、超日月光的境界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则可以判断“啊弥陀佛”、“啊”音为魔音无疑!

鉴于末末法时期的汉字呃ē已经被魔化为啊ā音,所以,为保证如来种子音的正确发音、为确保正规使用如来佛号和迎合如来佛力,只要书写跟佛教有关的名词和人物,涉及梵文a音的都用“妸”、“呃”“遏”等来表示。

  比如:妸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妸逸多、妸弥勒、妸菩提、妸罗汉、妸育王、妸难、妸赖耶、妸摩罗、妸梨耶、妸阇梨……另外。正知正见而有正义心的佛子,应该遇到一个念“啊”音佛号的就指正一个,以求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为梵音事业做一点贡献!

音频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悉昙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hiluoyin.com/lyxe/111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