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燥的地面和湿滑的地面,这刹车距离的差别到底会有多大?传说中的老司机真的能把控住不同路面的刹车距吗?看了下面的视频你就造了。
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下怎样刹车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作为老司机,你知道吗?
刹车技巧之下坡
发动机制动在配合刹车,是一种很好下坡制动方法,但是许多车主依然在下坡时直接踩住刹车。长时间踩刹车一是容易造成刹车片过度磨损;二是容易使刹车片过度热造成刹车失灵。那该怎么做好呢?正确的做法是:下坡前换低速档,下陡坡时特别是重车下盘山道最好挂抵挡发动机怠速利用档位和刹车同时控制车速。与前车距离应保持在50米以上。如果坡太长,车的惯性很大,还应适当增大车间距离。
刹车技巧之长时间驾车
长时间驾驶车辆时,更应该注意刹车的方式。例如:在长时间高速行驶中,更应该注意前方路况,需要刹车时,提前踩下制动踏板,踩下,松开,在踩下,以此达到减速或制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防止因刹车盘过热而导致刹车的热衰退现象。
刹车技巧之湿滑路面
湿滑路面刹车尤其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虽然说这与轮胎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我们的制动的方式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在雨天的时候,只需要掌握好的方向盘,制动时配合发动机制动,避免紧急制动即可。
但是如果在雪地上行车时,那么情况就更复杂了,因为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减小、附着力大大降低,汽车驱动轮很容易打滑或空转,尤其是上坡、起步、停车时还会出现后溜车的现象。车辆在行驶中如果突然加速或减速,很容易造成侧滑及方向跑偏的现象。遇情况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会大大延长,高于一般干燥路面的四倍以上,还会发生因制动力突然增加,导致车辆不定向惯性增大而失控。所以在冰雪路上行驶,尽量少用脚制动,因为在冰雪路面行车不准空挡或者熄火滑行,所以需要减速停车时,应先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制动减速,使用发动机转速下降,迫使驱动轮转速降低。无论是否带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车型都应该这样做。
刹车技巧之爆胎
其实,在行驶的途中爆胎时,是不可以贸然踩刹车的,因为那样会导致车子的二次失控,建议先松开油门踏板,握紧方向盘,轻柔的修正行驶轨迹,待车速较低时,轻踩制动踏板。
当前轮爆胎:当前轮爆胎时,一定要握紧车头,动作要轻柔,不能反复猛打方向盘,然后在车后竖立警示三角牌,防止二次事故。
当后轮爆胎:当后轮爆胎时,车会呈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产生一股轻微的力量,使车子倾向爆胎的那一边,此时应采用收油减档的方式将汽车缓慢停下。在这里我们强调一下与前胎爆裂的不一样的是:由于后轮不具有导向功能,而且一般车的后轮承载重量相对不高,因此,后轮爆胎并不是非常危险,只需握稳方向盘即可。
小编提示:行车时,总存在着很多不定性的因素,时刻注意路面的同时,不忘特殊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式尽可能在紧急情况下保证自身与乘客的安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