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干湿度的具体表现
1)发芽期——从播种到出苗前,需经25-40天时间,发芽初期基本靠芽块供给水分,但出苗前已长出芽眼根,开始吸收土壤中水分,所以土壤必须保持一定湿度才行,不然根系生长受影响,此期20cm深的土壤的持水量应在60%左右(绝对含水量16%左右)。如用眼观察,用手测试即手攥成团,抖之稍裂。
2)幼苗期——从出苗到现蕾,即出苗后15-25天期间。茎伸长叶片增加开始光合作用,完全靠根系吸收水分、养分,根系扩大生长,匍匐茎出现,地上分枝形成,并生长,需水量明显增加,此期吸收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左右,要求30cm的土壤持水量应达到70%(绝对含水量17%左右),用手攥之成团,抖之不开,指缝有湿痕。
3)发棵期(块茎形成期)——出苗后20-55天时期,也就是从现蕾到初开花,茎叶迅速生长,分枝和叶面积扩大达到总叶量的50—80%,根系进一步扩大,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坐薯),地上地下同时生长,需水量大增。此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30%左右,要求40cm深的土壤持水量要达到70-80%(绝对含水量18%左右)。土壤用手攥易成团,用劲抖不开,手缝有水。
4)块茎膨大期——从开花初期到落花,整个盛花期,即出苗后50-80天。地上茎叶生长量达到顶峰,以地下生长为主,块茎体积和重量快速增加,70%的产量在此期形成。是需水的顶峰期敏感期,水分供给不足对产量影响最大。需水量占全生育期50%以上。此期要求50cm深的土壤持水量必须达到80-85%(绝对含水量19-20%),土壤用手轻握成团,手搓成条,手缝有水花。同时还要求水分供给平稳,不忽大忽小,忽干忽湿防止块茎出现畸形和空心等问题。
5)干物质积累期(淀粉积累期)—出苗后65-天,从落花到枯秧。茎叶完全停止生长,但仍保持绿叶,这时的光合效率仍较高,后期下部叶片变黄,逐步中上部叶片绿色发浅渐黄,这个时期块茎增长量占总产量的30%左右,薯皮木栓化,进入休眠期需水量较上期降低,占总需水量10%左右,此期要求30cm土壤持水量在60%左右(绝对含水量16%左右),土壤墒情与苗期一样即可。
免费订阅与投稿
????1、回文章顶部,点击“青牧合作社”进行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