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袁宇
“双心”病例故事发生在年11月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72岁男性患者,是一位放射科医生。病人就诊的特点:急性左心衰,居高不下的血压,顽固性的心绞痛,肾功能不全。他的性格呢,平时是小心谨慎,走路都怕踩死蚂蚁。
入院后用最基础的药物抢救急性左心衰,接诊病人的过程中,发现病人面色恍白,急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53g/L。
在病人发生急性左心衰的时候,他顾不上纠结,现在他心有千千结……
第一个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重度贫血呢?是不是消化道肿瘤?仔细询问病史,该病人没有呕血,没有黑便,便秘有10天左右。我们给病人做了上消化道造影,结果没有发现占位,但是病人还不放心,他坚持要做结肠镜检查,当时病人的心功能不太好,我们的放射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给他保驾护航,做了结肠镜的检查。灌肠时发现病人有黑便,结肠镜也没有发现占位。回顾病史,27年前在上班路上突发胸痛,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之后27年如1日,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mg。水滴石还穿,我们考虑是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损害,于是停用阿司匹林。
第二个结:他说我是房颤心律,心肌有缺血改变,现在停用阿司匹林,会不会发生脑卒中?还有,我心绞痛发作频繁,停阿司匹林以后会不会发生心肌梗死呢?我给他这样解释:阿司匹林长期口服导致消化道出血,引起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携氧能力差,就会导致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全身贫血的时候,心肌也缺血,也会引起心绞痛。于是病人输血,当血红蛋白达到83g/L,心绞痛缓解。
第三个结:肾功能不好,当时肌酐μmol/L,高血压病史有30年,他自己是个医务工作者,担忧肾功能不好和高血压互为因果,会不会有一天得尿毒症,依靠血液透析生存呢?我是这样给他讲的:心脏像个泵,像个马达,向全身供血。心功能差,给肾脏供血就少了,导致心源性肾衰,也叫肾前型肾衰,所以肌酐升高,当你的心功能改善以后,肾功能也会接着好转。
第四个结:患者恐惧急性左心衰再发,这次几乎要命,下次就有可能过不来。患者2天前有咳嗽、咳白黏痰的病史,最高体温38.8℃,查体: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胸片:心胸比例72%,心影增大,肺纹理增粗、模糊。我们给病人做心理疏导:这次急性左心衰发作是有病因可循的,感染就是一个诱因,高血压、心绞痛、贫血都是导致心衰发作的不利因素,但都是可防可控的。
病人这次发病,充满恐惧感,他一个哥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邻床病友病情加重或者病故,监护仪报警声声……反复思考病情本就辗转难眠,担心病情变化不能及时被发现,还要求长明灯……
真的焦虑啊!自己走了,老伴儿怎么办?!遗产怎么分呢?!我鼓励他:“我对你有信心,你自己也要有信心,你还要跨世纪呢!还要迎来春天呢!为了老伴儿不孤独,你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询问了他的子女情况,告诉他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父亲身体健康,所以你不要考虑遗产的问题,你要考虑在有生之年多和孩子们在一起。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复查胸片和心脏彩超,心影缩小,肺部感染也得到控制,肾功能改善,血压正常。
风雨过后有彩虹,乌云之上是晴空!第二年春天,我碰见老先生在路边晒暖,他跟我讲:“我听你的话,我迎来春天了,我也跨了世纪啦!”
这个病人诊断: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贫血,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经过我们对病人心脏疾病本身的治疗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还有不可忽略的心理治疗,病人回归生活。
新医院袁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