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55岁,已婚,工人。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反复发作,每到冬季加重,天暖后减轻,时有气短,咳嗽,吐痰。现症: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痰声,咳声低微,自汗恶风,咳嗽,吐痰量少质黏,咽喉不利。
查体:T:36.2℃,P:76次/分,R:20次/分,BP:/80mmHg。桶状胸,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8×/L,中性粒细胞62%,淋巴细胞34%。X线胸片: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纹理增粗。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为56%,肺总量和残气量增高,肺活量减低。
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0分)
中医疾病诊断:喘证(2分)
中医证型诊断:虚喘-肺气虚耗证(2分)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分)
西医诊断依据:(4分)
1.男性患者,55岁,既往有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现喘促短气,咳嗽,吐痰;
3.桶状胸,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4.血常规:白细胞9.8×/L,中性粒细胞62%,淋巴细胞34%。X线胸片: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纹理增粗。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为56%,肺总量和残气量增高,肺活量减低。
中医治法:补肺益气养阴(2分)
方剂: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麦冬15g,五味子10g,人参10g,紫菀15g,干姜6g,款冬花10g,大枣6g,肉桂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2分)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4分)
1.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
2.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祛痰药等对症治疗;
3.长期家庭氧疗。
于某,男,70岁,已婚,退休教师。年11月7日初诊。
患者于10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咯痰,每年发作2~3次。近日受凉后,咳嗽、咯痰加重。伴心悸、气急,双下肢浮肿,尿少,口唇发绀。现症:咳嗽,痰多,色白黏稠,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
查体:T:36%,P:次/分,R:32次/分,BP:90/60mmHg。口唇发绀,咽部充血。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低,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啰音。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心率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肋缘下3cm,剑突下5cm,质中,轻度触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偏淡,苔浊腻,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L,中性粒细胞80%;胸部X线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紊乱,增多,右肺下动脉其横径18mm,心影大小正常。
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0分)
中医疾病诊断:肺胀(2分)
中医证型诊断:痰浊壅肺证(2分)
西医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分)
西医诊断依据:(4分)
1.男性患者,70岁,反复咳嗽、咯痰10年,受凉后加重;
2.伴心悸、气急,双下肢浮肿,尿少:
3.口唇发绀,咽部充血。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低,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啰音。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心率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肋缘下3cm,剑突下5cm,质中,轻度触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4.血常规:白细胞11×/L,中性粒细胞80%,胸部X线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紊乱,增多,右肺下动脉其横径18mm,心影大小正常。
中医治法:健脾益肺,化痰降气(2分)
方剂:苏子降气汤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紫苏子15g,半夏10g,当归10g,甘草10g,前胡10g,厚朴6g,肉桂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2分)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4分)
1.控制感染;
2.氧疗;
3.控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4.抗凝治疗;
5.防治并发症。
山河医学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