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某某,男,70余岁,主因“动则气短、气喘一月余,加重一周”于年11月21日收入院。患者一周前,在我医院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不到一天,症状再次加重,慕名到我院治疗。
轮椅推入门诊,自诉:静息状态下如常人,动则气短、气喘。当时心率余次,面色苍白,呼吸通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双下肢无水肿,无夜间睡眠喘憋。询问住院期间诊断及用药情况,患者及家属均叙述不清,仅提供“缺氧明显,吸氧及无创呼吸机治疗症状缓解”。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遂收入病房。
入院检查患者动脉血氧分压26mmHg(确认不是静脉血),比正常人静脉血氧分压都低,彩超提示:肺动脉高压;心电图肺性P波明显,入院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此类疾病科室见得比较多,大多数感染后引起加重,听诊时双肺有明显的干湿性啰音或痰鸣音,表现为气道阻塞明显,一般消炎、化痰、平喘、舒张气道治疗,症状会很快缓解。该患者与众不同,气道阻塞症状不明显,缺氧却极为严重。为此,硕士研究生刘莎主治医师勇挑重担,具体负责管理治疗该患者。每天泡在病房里,查资料,咨询、请教省外专家,组织全科讨论,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实施精准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病情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好转,患者逐步可以上厕所,可以在楼道散步,送钱被婉言谢绝,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在出院前夕,特送锦旗一面,上书“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以示谢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