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亚硝酸盐的潜在危害与多种中毒症状

患者李某某,一名8岁的男性,因胸闷、呼吸困难以及面色灰暗的症状在2小时内入院接受治疗。他2小时前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并摔倒在地,伴有小便失禁,但无胸痛、头晕、头疼、意识障碍或肢体抽搐。在院外未接受特殊处理后,他急忙来院就诊。

该患者还患有既往抑郁症病史。入院查体显示,他的血压为07/69mmHg,血氧饱和度为56%,神志保持清醒,但精神状况较差,面色和口唇呈现灰暗色,双肺呼吸音粗糙,未发现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心律整齐,但心音较低,各瓣膜听诊区均未发现病理性杂音。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或反跳痛,肠鸣音也未出现亢进。四肢肌力和肌张力均保持正常,双侧病理征也未引出。

进一步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PH值为7.35,氧分压为3mmHg,钾含量为3.4mmol/L,乳酸含量为3.8mmol/L,高铁血红蛋白的比例高达75.7%,而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仅为8.6%。结合患者的症状和血气分析结果,诊断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治疗过程中,患者立即接受了静脉输液、亚甲蓝静脉推注、碳酸氢钠静滴以及电动洗胃的治疗。经过这些治疗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至98%,面色、口唇和甲床的颜色也逐渐恢复红润。

复查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PH值上升至7.54,氧分压增加至9mmHg,钾含量为3.3mmol/L,乳酸含量为4.7mmol/L,高铁血红蛋白的比例下降至4.0%,而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增加至94%。

知识链接什么是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摄入亚硝酸盐或被其污染的食物后,在短时间内引发的一种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全身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同时可能伴有头疼、心悸、胸闷、呕吐、腹痛等不适。其中,口唇和皮肤青紫(发绀)是该中毒的最显著表现。

生活中亚硝酸盐的来源与风险?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的无机化合物。它不仅能为肉制品增添鲜艳色彩和独特风味,还能抑制有害肉毒杆菌的生长和毒素分泌,因此常用于熟肉、灌肠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的加工。然而,日常生活中新鲜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存放两三天后的绿叶蔬菜以及煮熟后存放温度过高的蔬菜,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能会上升。此外,剩菜在冰箱中长时间放置也会滋生细菌,进而产生亚硝酸盐。值得注意的是,在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胃酸分泌不足时,食用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可能导致硝酸盐在体内还原为亚硝酸盐,从而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机制与症状?

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误食后在消化道被吸收并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使正常的Fe2+被氧化为Fe3+,进而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携氧能力。同时,亚硝酸盐还会阻碍正常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气,导致各种组织缺氧。临床上,患者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症状突出。中毒程度可以通过高铁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当MetHb超过0-5%时,患者开始出现缺氧症状;超过30%时为中度中毒;而超过50%则可能发展为重度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病通常很急,从摄入亚硝酸盐到出现症状,潜伏期可能短至0分钟,一般则在至3小时内起病,甚至有时可达20小时。

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皮肤青紫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口唇青紫尤为常见,严重者全身皮肤及黏膜均可呈现紫黑色。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等,以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此外,循环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心律失常等症状。

对于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首要的是终止毒物吸收,通过催吐、洗胃和导泻等方式迅速排除体内的亚硝酸盐。同时,应用特效解毒剂亚甲蓝进行解毒治疗,以及通过氧疗来改善微循环和缺氧状态。此外,补液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旨在促进毒素排出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在预防方面,我们建议大家少吃剩饭剩菜和腌制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避免使用苦井水或蒸锅水煮饭。新鲜蔬菜在食用前应妥善储存,避免长时间高温暴露。此外,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用盐和碱面也是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重要措施。腌菜应在腌制至少5天后再食用,卤肉和腌肉也需从正规渠道购买。最后,多吃新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hiluoyin.com/lyzl/131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