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生活
设计
美学
今天大叔要给大家分享一则悲伤而又暖心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母子。
母亲郁女士是一名当地妇幼保健院的婚检员,曾为无数女子把关。但身为婚检员的她,自己却没做婚前检查,不料丈夫又对她隐瞒了遗传性家族病史。
(遗传性共济失调,类似渐冻症)
直到婚后生子,年,33岁的丈夫由于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彻底丧失了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郁女士白天上班养家,晚上还要照顾病重的丈夫,生活的重担几乎耗尽了她全部精力,但她依旧无法保证爱人的生活质量。
病重的最后两年,为了避免频繁摔倒,躲过下楼的13级阶梯,郁女士忍痛将丈夫安置在窄小,潮湿的4㎡地下车库里。
年,丈夫病逝,但更糟糕的是,郁女士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小李在19岁那年,也没有逃出疾病的魔爪。没错,他将重新经历父亲的悲剧。
原本品学兼优,考上重点大学还要被保送研究生的小李,因为这个病,一切都没了。
为了能给儿子一个不怕未来的家,母亲郁女士拿出了仅有的10万块钱,想要改造46㎡的老公房,让儿子的余生能多一些便利。
这个诉求听起来简单,可是考虑到小李的疾病4年一个阶段,总计20年的病程周期,以及郁女士今后的养老,种种问题叠加,真的不容易。
有着“神之手”美誉的本间贵史接受了这个诉求,虽然他颇感压力,但毅然决定要为他们打造一个“至少能够安全使用20年的家”,只为了给他们一线曙光。
改造难点:
1.出行困难:虽然委托人的房子是一楼,但实际却是处于整幢楼的二层,13级的楼梯对于儿子小李来说,每一步都充满危险。
2.走路的地方没有扶手,经常突然摔倒。在监控器的画面里,小李多次身体僵直,失去重心向后摔倒。
3.储物空间不足,需要叠两层凳子才能碰到放被褥的储物柜。
4.轮椅不能顺利通过的狭窄内开式房门。
5.房间阴暗潮湿,不适合复健。
改造重点:以安全,康复为主,并重视平衡训练。
房屋改造方案:了解过种种不便后,设计师没有马上动手改造,医院,特意了解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结合小李父亲的发病史,他花了几天时间,一丝不苟地制作出了发病时间、病症对照表。
电梯
虽然只有13层阶梯,不过这对于小李而言,彷如天堑。想要上下楼方便,家中安装独立电梯必不可少。正位于厨房下方的自行车库,自然就成了电梯的安装位置。
节目组和居委会上面征求了整幢楼24户的同意,把原本一楼的委托人一家4㎡自行车库与二楼正上方厨房空间打通,安装电梯。
电梯在一楼时,顶面与二楼地面持平。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这时电梯升起,站在二楼电梯顶面的人怎么办?
但其实没关系,设计师在地板盖下方四角,加了四根弹簧,如果有人站在上面,就会触发限位开关,电梯停止运行。
门
对使用轮椅的人来说,移门肯定比开门使用起来方便的多。为了方便轮椅的进出,设计师调整移门轨道路线,将整个房子的门都改造成了移门。
(卧室)
(客厅)
(厨房)
(卫生间)
全屋扶手
在和小李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设计师记录下小李的生活动线,并独家定制了全屋扶手,确保扶手出现在任何有可能需要的地方。
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都按照合理的角度,合适的高度装上了扶手。
装修师傅感叹:但从来没像这次一样,所有房间的扶手都不一样。
卧室
施工期间,母亲和小李提出:希望各自的卧室独立。这可把设计师给难住了,原本考虑小李的病情需要随时随地照顾,为了方便,应该直接住一间大卧室。
孝顺懂事的小李却提出:妈妈上了年纪,睡眠浅,他夜间经常咳嗽,妈妈经常会被动静吵醒,白天妈妈还要上班,怕她体力不支。虽然提的很突然,但也确实合情合理。
(改造前)
(改造后)
没多久,本间贵史就拿出折叠门加隔音窗帘的设计,白天拉开成一间大卧室,晚上一拉,则成为独立的两个空间。
为了这款窗帘,本间贵史专门飞赴日本挑选,窗帘的亚克力涂层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小李咳嗽90分贝的噪音,在妈妈屋里被减弱到30分贝。
还有大面积的储物空间,足够两人未来使用。
厨房
厨房里安装了方便的“一键化”设备:感应式龙头、嵌入式冰箱、一体化的垃圾桶、让小李的生活方便了不少。
(改造前)
(改造后)
(感应龙头)
卫生间
卫生间被扩大到了9㎡,不仅做到干湿分离,更是被细致地划分成:淋浴,盥洗,如厕三个区域。
有智能一体化的坐便器、坐着轮椅也能使用的洗漱台、可折叠扶手等人性化设计。
两侧出水花洒设计,就算行动不便也可以独自洗澡。
天花导轨
大叔感觉,这是一项超贴心的改造,在天花板上安装“导轨”,小李只要坐在可自行控制的吊椅上,就能去到卫生间,吊椅等地方。
设计师表示,这个特殊的设计是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小李都可以安全依靠的屋内代步工具。
就算以后到了无法下床的病况,小李在没人帮忙的情况下也可以前往屋内的每个角落,也不用像父亲那样,过着在厕所里待一整天的生活。
护理床
特别定制的护理床,不仅能在四周装上防护围栏,还能根据需要进行角度调节。
其他暖心设计
还有一些设计师的暖心小设计,大叔认为这也是最感人的部分。
一、防滑地面。
可以确保小李不会摔倒。
二、卧室里隐藏的取水点。
设计师在跟小李吃饭的过程中,发现他容易呛咳,所以特意在卧室的饭桌旁设置了一个隐藏的取水点,要是以后不能走路了,也不用去厨房打水。
三、五金支架架空的地板。
用五金支架架空的地板,让地面充满弹性,即使滑倒,也能大大减轻摔倒的疼痛。
四、地毯。
最不起眼的地毯,采用缓冲设计,而且纳米地毯非常好打理,沾上脏污一擦就能干净。这可大大的减轻了母亲郁女士的家务压力。
五、下拉式挂衣杆。
有这个设计,母亲就再也不用踩着椅子,冒着危险取东西了。
不止这些,就连水电费开支这种小细节,设计师都考虑到了,特意安装了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并联,有效节省了家庭开支。并且为小李提供了一个在病中也能挣钱的方案,那就是做手工拼贴画。贴画既可以帮助小李复健,又可以拿去义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装修完成后,小李看着眼前的一切激动大哭,而观众看过以后,对日本设计师也不再抱有偏见,反而是对细致的匠心感到由衷的敬佩。
设计师一直把小李当做正常人看待,虽然满屋子的独特定制,但他本意都只是想尽量让小李完成独立且正常的生活。
好了,今天大叔就说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朋友们在留言板互相交流!
微博:
热家居大叔每晚与你不见不散
有需求有建议
请留言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