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茶友认为,白茶的萎凋就是茶叶鲜叶干燥的过程。其实白茶的萎凋不仅仅是鲜叶的单纯失水。
萎凋的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通风量、萎凋的时间等,都会影响鲜叶水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程度。
萎凋的过程中,鲜叶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浴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
经过萎凋这道工序,鲜叶的青草气会消退而产生清香,并有水果香或花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
从工艺上来讲,目前白茶制作中的萎凋工艺主要是两种:依靠老天爷的天气变化的日光萎凋,以及更能稳定出品量的室内萎凋。
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秘密,先要弄清楚这两种工艺有何特点,分别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日光萎凋,要随时看“老天爷的脸色”
日光萎凋,是将鲜叶采摘后,一片一片均匀薄摊在竹匾上,放置日光下进行自然萎凋。时长一般约为2到3天。
日光萎凋听起来简单,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制作白茶工艺虽然简单但对鲜叶来源、阳光强弱和晾晒时间要求严格,须是晴好天气采摘的原料,芽叶的白毫要保留完整,摊放不可重叠,避免变黑、变红,同时阳光要充足,不可翻动,防止伤叶变红
室内自然萎凋,模拟日光萎凋中除了太阳之外的条件
室内自然萎凋,是传统的室内萎凋方式。方法和传统的日光萎凋大致相同,将茶叶一片一片摊晾在竹匾上,放在房间里,借助自然的通风和温度,让它慢慢失水。
但地点变成了室内,对室内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室内要求四面通风,窗户等设施齐备,无日光直射,场所卫生洁净,以及供观察温湿度变化的干湿温度计。一般室内萎凋总历时52-60小时左右。
这种方法更多的是人们利用室内的环境,尽量创造条件来完成日光萎凋当中,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条件。
▲室内自然萎凋
“如温度偏低,湿度偏大,就要采取先关闭窗户,在室内引入热源,炭火、电炉等均可,以提高室温,降低湿度。”[3]
在这个过程中当茶叶达到标准的发酵程度和含水率后,再用低温将茶叶进行干燥。这是出口企业的传统工艺,像当年福鼎最大的茶厂白琳茶厂,就是采用的室内自然萎凋。
优点:方法相对简单,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多用此方法。
缺点:若需要大批量生产,对场地面积就有一定要求;受天气影响大;萎凋时间较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鼎念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