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倒计时44天|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即做人。
初试成绩:(西综+政治69+英语54)
本科院校:承德医学院
录取院校:延边大学
录取专业:麻醉学(专硕)
考研时间:-12
考研拼的是耐心,毅力,你内心的执着以及那么点的聪明才智。
三次考研经历积累了经验,也深刻反思了前两次失败原因。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对下届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正题:
我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的学生,本科是麻醉学专业,我们的实习时间是从年6月份到年6月份。第一次考研就在16年6月开始准备的,同时兼顾实习和考研,在实习和考研之间,我个人觉得考研比较重要,所以在实习之前就医院的情况,我个人就选择医院,这样对考研比较有利。
在实习期间,有些科室能逃就尽量逃,能躲就尽量躲,当然还是看个人吧,也有认真实习并且取得不错成绩的。先说一下第三次考研的初试复习经验,再说前两次的失败带来的教训。
关于初试
专业课:第一轮复习顺序是生理→病理→内科→外科→生化
生理
很多同学认为内科很难、有的则认为外科很难,其实个人感觉最难的是生理。尤其是第二次考研考完专业课后深深的理解到了生理是真的难。
生理绪论是整个西医综合中唯一要考的绪论,所以不要认为绪论不会考,生理是个例外。对于应届的同学,基础不太好的建议先看看贺银成的讲义,总结的很好,不用刚开始就没有逻辑的看书;
对于二战有经验的同学,直接就看教材吧,绪论第一章内容不多,经过一年的复习还是能看出重点的。生理每一章都不简单,每一章都会有难的内容,每一章都会有让人挠头看不懂的部分。建议第一遍的同学跟着刘忠宝老师的基础课看教材,他会把你不懂的讲出来,刘老师在考研生理方面真的是无人能出其右。
生理的细胞信号转导如果看不懂就不要看了,基础知识不牢固,需要结合生化的知识看的。最难的部分应该就是神经系统部分了,这部分建议好好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课本,也许会有同学说看那么细,费那么长时间到最后未必会考,这句话我承认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这样,你看了未必会考,西医综合就是从几千个知识点中抽-个看你能不能掌握这些知识点,掌握的越多抽到你会的知识点的的几率越大,同样你考试的分数也就越高。
当然我也不建议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也不可能都掌握,西综考-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在考前一定要定位好自己要考的学校,根据学校上线难易程度选择要看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点真的是5-6年才考一次,如果只是过了线就能走就没必要看,不如把精力放在常考知识点。
生理有很多的知识点晦涩难懂,作为刚刚实习的没有做过多少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科研的本科生来说理解起来太难,所以还是推荐看完课本以后标注自己不太明白的知识点看一看刘忠宝老师的视频课,基础课都是免费的,对于理解知识点帮助很大。
个人的经验就是,对于一个本科成绩一般刚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来说刘老师的课真的可能听得是一头雾水,所以一定要先看一遍课本,整理一下大体的思路再来看视频。我记得当初第一年复习的时候,那时候基础很差,四年前学的基础科目已经全忘了,那时候听刘老师的课真的是听得一头雾水,完全听不懂说的是什么。后来基本把生理和内科看完了一遍后在听刘老师的课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自己什么都懂了。
病理
病理与内外科的联系相对紧密也属于基础学科,所以我把病理排在了复习顺序的第二位。病理相对简单,但也只是指某些章节。淋巴瘤的病理分型、免疫表型没人敢说简单,一个X型题出出来有几个人能做对,所以有人说病理很简单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病理的复习建议就是看教材,每看一章看对应的视频,同时看辅导讲义给的图表以及常考的考点。病理的难点在于需要记得东西太多,尤其是淋巴瘤部分。关于病理最后几章,如果记不下来可以选择性的放弃,毕竟病理寄生虫部分由于临床上的病例越来越少,考试考查的几率也越来越低。而对于最后几章的传染性的疾病来说考试概率逐年增加,因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看书还是要有针对性的重点来看。
内科
内科书是六本书中最厚的、内容最多的,内科也是分值最高的科目,内科的特点就是要求你知识点掌握的详细。内科作为临床科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病例题,这就要求考试的同学不仅仅要知道一个疾病的病因、诱因、病理还要知道它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好好实习的同学在这方面肯定有自己的优势。
内科最难的还是对病例题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了才能继续往下一步做题,所以对不同病的鉴别诊断又成了病例题的突破点,这时候就需要一点自己的经验了。首先题干的题号大概能推测出题目是内科还是外科,一般68—92属于内科部分,就要往内科的章节去诊断病情;第二步就要看题干给的信息,如果题干给的信息都是呼吸系统的症状、体征、检查你非得往循环系统去诊断,那谁也救不了你。
第三步就是看给的选项,有时候选项会出现大纲没有要求的疾病,这种选项可以直接排除,选择非大纲选项就是自己做。第四步,看看题干信息找一下题干给的题眼,每个病都会有自己特征性的表现比如velcro啰音、ST弓背向上抬高、鱼钩样改变、上感后快速肉眼血尿,这相当于每个疾病的标签,一定要记牢。
对于有相同症状的病的鉴别是最考验知识点是否记牢,疾病是否真正理解的试金石,就像SLE与白塞都会有皮肤症状、关节炎症、体温改变,但只有SLE会有肾脏功能的改变,病例中每一项检查都会是解题的关键点,需要仔细认真的抓住,这样才算对疾病有了较高水平的理解。
同样的,仅仅会诊断肯定是不够的,病例题的特点就是去诊断,诊断完之后就和生理病理生化一样似的固定知识点了,所以对于教材的研读还是不能放松,对于高频考点、每年必考的考点(甲亢、糖尿病),个人认为一字一字的读教材章节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考察,对于知道必考的知识点丢了分就太可惜了。
外科
外科书虽然看上去也是比较厚,但是它考查的时候没有内科那么细,外科的考查特点是广而浅。外科总论的分值占比很大,尤其是体液失衡、麻醉、围术期管理这些章节更是重中之重。
既然是外科那手术肯定就少不了,同样外科病例题考察的治疗方式也多是手术,这就要求我们同学不仅要会诊断病例题,还要知道对应的外科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并发症、并发症的处理,还要告别白癜风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