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从临床谈经方用量策略

?

我今天谈的题目是《从临床谈经方用量的策略》,副标题是《方药临床用量策略的解读》。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一、经方剂量考证及折算的标准;二、方药临床用量策略的解析;三、临床用量的策略原则;四、保证临床安全的策略。

理、法、方、药,是整个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我们的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其实是为了一个字,为了在理、法、方、药的后面加一个“量”字而努力。这个“量”字,要求我们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可能更长的时间里做出不懈的努力。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寻找方药的合理用量,构建方药剂量的理论,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科学任务。如何提高临床疗效,我觉得“量”是非常关键的。抓住了量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量”就等于抓住了蛇的七寸。把“量”掌握好,那么临床疗效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提倡和强调的应该是合理用量,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大剂量。对“合理”二字,是指要恰到好处地来应用方药剂量。其次是构建方药剂量的理论,我们的“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的相关基础研究”只是做一个初步的框架,真正要构建方药剂量的理论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更多人、更长时间的努力来完成这项工作。所以,科学、准确地掌握用量,引导中医走向一个量化的时代,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的使命之一。

一、关于经方剂量的考证与折算标准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的详细论证,才推算出这样的剂量,也就是经方的本原剂量:1两约为13.8g。这个剂量的提出经过了很多方法的论证,包括文物的实地考察、若干经方药物的重量实测、文献资料的再研究、度量衡专家的权威论证,综合整理分析而得出。13.8g约等于14g,14g和15g比较接近。另有专家提出15.g,最后折合1两约等于15g。那么我们是不是把经方一味地要按照1两等于15g来使用呢?如果都是这样折算的话,临床上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一些预防性疾病的治疗可能就用不了这么大的剂量。这种情况下,如何让经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起到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也是我们很多专家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hiluoyin.com/lygs/112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