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高、呼吸困难、伸脖呼吸、咳血样粘痰为主要特征。
这种病以气囊炎、支气管栓塞为主,发病早、最早的10日龄一般在12-23日龄高发。鸡群死亡率短期内(1-2天)呈现急剧上升态势,一般死亡规律是第一天三五只,第二天十只二十只,第三天五六十只,高峰达到1.5%,则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鸡群因本病造成的死亡会每日呈几何倍数递增高达10%以上,甚至可造成70%以上的高死亡率,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外部特征以”伸脖子“”张嘴呼吸“”怪叫“”仰着死“为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鸡群中出现怪叫声,部分病鸡眼睛流泪,伴有结膜炎,眼部半睁同时伴有浆液性分泌物。
发病中期,病鸡出现犬坐姿势,张口伸颈呼吸,呼噜声明显,如青蛙叫,有怪叫声。在鸡舍的走道,墙壁和笼具上均可看到甩出的血痰。病鸡食欲不振,鸡冠发紫,排绿色稀便。
发病末期,鸡群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仰着死。
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蓬松,采食量下降,甩鼻、呼噜、啰音、咳嗽及其抬头伸颈怪叫等,其中在吸气时表现为张口呼吸和发出喘鸣音居多,肚皮朝上死亡,一般死亡鸡个头大,除了支气管栓塞和细支气管的栓塞为所有病例的共同特点之外,气管黏膜及气管环的出血性病变也是多种病的共同变化,但其他的病理变化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表现为气囊的严重增厚和浑浊,有的则在肺脏上可见到黄白色结节样坏死。
由于鸡严重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栓塞多形成于发病中后期再者鸡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血管分布少,很难保证所给药物到达该处,从而不易控制发病鸡群的死淘,所以一是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合理湿度、保持良好通风,避免氨气浓度超标和避粉尘飞扬。
防治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切断病毒入侵途径。鸡场应制定严格的防疫消毒规章制度。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平时可在饮水中,添加新牧瑞雪,可减轻呼吸道诱发,增强免疫力,克制病毒病少发,一旦发现鸡群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加入新牧白加黑,5天可彻底解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