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3月16日,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教学查房病例分析。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发现血压升高5月”入院,管床医师汇报病史如下。
1、病史5月前患者体检发现血压高,当时测血压/?mmHg,之前无发热、咽痛,当时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气促、胸痛,无双下肢乏力、水肿等不适,夜尿2-3次,白昼尿2-3次。后于当地诊所测血压/?mmHg,予不详降压药物口服,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在+/?mmHg。1+月前患者自行停药,未监测血压。
2天前患者于社区诊所测血压/?mmHg,无头昏、头痛,无胸闷、心悸、气促等不适。1天前就诊我科门诊,测左上肢血压/mmHg,右上肢血压/mmHg,行头颅CT提示脑白质深部少许缺血灶,左侧板障型乳突。诊断“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原因:原发性可能性大”。治疗上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口服”后复测血压/?mmHg,后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口服”,未复测血压。
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高血压原因及调整降压方案收入我科。病来无劳力性胸闷、胸痛、气促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精神、饮食可,睡眠较差,小便如上述,大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小学、初中直至8月前均未测血压,8月前诊所测血压不高,具体值不详。否认吸烟史、饮酒史,平素口味重。无打鼾史,无高血压家族史。
2、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卧位四肢血压:左上肢/89mmHg,右上肢/88mmHg,左下肢/90mmHg,右下肢/92mmHg;立位1分钟右上肢血压:/99mmHg,3分钟右上肢血压:/99mmH,5分钟右上肢血压/97mmH。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征未引出。
3、辅查血细胞分析WBC4.11*10~9/L,Neut%64.40%,Lymph%24.10%,RBC5.04*10~12/L,Hb.00g/L,PLT84.00*10~9/L。
尿液检查pH6.00,GLU-,KET-,PRO1+,BLD-,RBC27.0个/ul,WBC9.00个/ul,CAST0.0个/ul。
复查尿液检查pH6.00,GLU-,KET-,PRO+-,BLD-,RBC0.0个/ul,WBC0.00个/ul,CAST0.0个/ul。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ea.27mg/g。微量总蛋白(24小时尿)MTP(24h).50mg/24h。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MALB/24h.40mg/24h。
尿红细胞位相提示数量少,无法分类。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ALT18.30U/L,AST19.50U/L,CREA96.00μmol/L,eGFR58.7mmol/L,UREA5.26mmol/L,UA.00μmol/L,GLU5.23mmol/L,CysC1.69mg/L,K4.58mmol/L。血脂全套TG1.05mmol/L,T-CHO4.45mmol/L,HDL-C1.67mmol/L,LDL-C2.75mmol/L。
24小时尿钾:29.39mmol/24h,同步血钾:4.58mmol/L。
甲功-TSH4.mIU/L。复查甲功-TSHTSH3.mIU/L。
免疫球蛋白、单项补体(Ig+C3、C4)IgM1.46g/L。
血沉ESR10mm/h。超敏C-反应蛋白CRP0.07mg/L。类风湿因子测定RF20.00IU/ml。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66.80IU/ml。
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均阴性。
RAAS:
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律,HR65bpm。
四肢多普勒检查:左上肢/mmHg,右上肢/mmHg,左下肢/96mmHg,右下肢/98mmHg,baPWV:左9右,下肢ABI:左1.09右1.10。
颅脑MR平扫:1、颅脑MRI平扫颅内未见明显异常。2、左侧上颌窦炎。头颅SWI、MRA均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血管超声: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单发斑块形成。左侧颈总动脉局部内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房26mm,右室18mm室间隔10mm左室舒末42mm左室后壁10mm)。
腹部超声:右肾回声改变,考虑右肾萎缩。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超声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肾脏、肾血管超声:右肾回声改变,考虑右肾萎缩(左肾长mm,厚50mm,右肾长65mm,厚34mm)。双肾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平均血压/86mmHg,白昼平均血压/88mmHg,夜晚平均血压/80mmHg,血压昼夜节律5.9%(非杓型),24h平均动态血压脉压48mmHg,24h平均动态心率69次/分。
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平均血压/82mmHg,白昼平均血压/85mmHg,夜晚平均血压/75mmHg,血压昼夜节律7.3%(非杓型),24h平均动态血压脉压41mmHg,24h平均动态心率68次/分。
肾动态显像+GFR测定:1、右肾体积缩小,右肾残存少许功能,左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2、膀胱显像未见明显异常。3、肾小球滤过率(GFR):左侧49.3ml/min,右侧12.8ml/min。
肾上腺CT薄层扫描:1、双侧肾上腺CT薄层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4、诊断1.肾实质性高血压;2.慢性肾脏病CKD2期右肾萎缩;3.血脂异常;4.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
5、治疗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日1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1次、坎地沙坦酯片8mg每日1次”控制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睡前1次”调脂、稳定斑块;“黄葵胶囊2.5g每日3次”对症降尿蛋白治疗。
二、教授查房1、常规筛查现源头患者入院前否认肾病病史,入院化验示尿蛋白阳性,血肌酐96.00μmol/L,eGFR58.7mmol/L,肾动态显像提示肾小球滤过率(GFR):左侧49.3ml/min,右侧12.8ml/min,已处于慢性肾脏病CKD2期,说明其既往即有肾功能损害。
2、询问病史是关键在高血压患者病史询问过程中,应仔细询问既往血压情况,个人史,家族史。经详细询问病史,该患者既往小学、初中直至8月前均未测血压,8月前偶测血压未被告知血压高,5月前体检测血压即高达/?mmHg,后多次复测血压≥/90mmHg。故高血压诊断明确,病史较短。
此外,该患者入院时否认既往肾病病史,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其5年前外院检查即提示双侧肾脏大小不等,当时被告知血肌酐正常,具体数值不详。
3、肾病或成高血压原因1)该患者中年女性,既往血压不高、高血压病史仅5个月,现已有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后常常会累及肾脏,出现肾病的临床表现。但从该患者病史长短来看,高血压病史5个月尚未到引起高血压肾损害的程度,故不符合高血压引起肾损害情况。
2)现患者夜尿增多,化验尿常规示蛋白尿、血尿,肾脏超声提示右肾萎缩,肾动态显像提示慢性肾脏病CKD2期,提示其既往长期已存在肾损害,现已出现肾脏萎缩。但目前无法追溯其具体原因,不排除先天异常、既往结石等可能性。
肾损害时由于肾单位大量丢失,导致水钠潴留,以及肾脏RAAS激活与排钠激素减少,可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肾实质性高血压往往在发现血压升高时已经有蛋白尿、血尿和贫血,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下降。该患者血压升高仅5个月,考虑肾损害引起高血压。
根据患者高血压发病时间、血压升高程度,结合患者存在右肾萎缩、肾功能异常,考虑该患者高血压原因为肾病所引起,故诊断肾实质性高血压。
4、诊疗相辅,重在防控高血压与肾损害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在临床上一经发现,即应积极治疗,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该患者现已处于慢性肾脏病CKD2期,若不予重视,很快将发展为慢性肾脏病3期、4期,甚至需要紧急透析治疗;而高血压的持续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恶化。故该患者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需要积极保肾护肾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医院高血压科黄玉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