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每天的忙碌常常使人感到疲惫,病情危重的患者使医护人员压力倍增,但总有些声音治愈人心,让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滋滋滋……滋滋滋……”吸水的声音正响着,桑医生左手拿着纤支镜,右手扶着镜身,镜身插入患者气管插管中。桑医生身体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通过纤之镜按钮调整着镜头,仔细搜寻着患者肺部深处难吸出的痰液。最终,在桑医生的操作治疗下,患者肺部湿啰音减少,呼吸平顺,逐渐脱机并且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怎么样,声门清晰吗?”周医生向正在插管的林医生问道,同时一手扶住患者脖子,旁边护士准备好的吸痰管正在发出“滋滋滋”的声音,林医生正半蹲着将一根插着导丝的气管插管在喉镜辅助下将管插入患者气道……
因该患者脖子短且身材肥胖,声门很难看到,患者呼吸越来越促,血氧正在往下掉,心率也渐渐快了起来,动脉血压监测数值也在升高,监护仪正闪着红色的报警提示音“滴滴滴”。护士报告了逐渐变差的生命体征,气氛逐渐紧张了起来,林医生赶紧调整姿势,在看到患者声门的那一刻将导管成功送了进去,动作快稳准。
“快!拔导丝,打气囊。”林医生说道。护士在林医生发出指令的那一刻将导丝拔了出来,周医生打了气囊,护士固定管路,通过医护完美配合,最终成功将管路插入患者气道中,抢救成功,患者心率血氧呼吸逐渐正常。
“呼……呼……呼……”无创呼吸机正在工作,戴着无创呼吸机的阿叔正在认真地看着书,桌上摆着刚刚看完的报纸,《白求恩》正翻到第五页,多么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啊。很难相信,阿叔是主动脉夹层Ⅰ型术后患者,经历过几次危险的时期,疾病护理过程艰难万分。主动脉夹层1型是一种死亡概率非常高的心血管疾病,并且病情十分复杂,但在重症监护室团队的治疗和护理下,阿叔平安渡过了危险期,白天已拔除了气管插管,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看到这个难得的画面,医护人员都很开心,为挽救了一条生命而开心,所有的努力付出都变得特别有意义。
“阿婆,感觉怎么样呀,能把痰咳出来吗?”护士正耐心地询问,并将阿婆踢掉的被子轻轻地给她盖好,耐心地指导她咳痰。
阿婆因为车祸导致肋骨骨折、左侧肺不张,每次咳痰就会疼痛,但痰液咳不出,就会造成肺部感染。阿婆因疼痛不想咳嗽,正发着脾气。在护士温柔耐心的劝解下,阿婆慢慢配合起来。痰咳出来了,护士温柔地帮她擦掉痰液并鼓励地说:“阿婆,你真棒,要继续加油哦,我们争取早点转到普通病房去。”
阿婆朝着护士颤颤巍巍地竖起了左手大拇指。那一刻,竖起的大拇指特别有力量,那是婆婆对我们的支持与赞赏,也是支撑着我们为患者的康复继续努力的动力。
“快!叫医生,3床抢救!”“滴滴滴……”心电监护闪着红色报警。“滴滴滴……”呼吸机也正因为责任护士做着胸外心脏按压而发出报警声。“轰隆隆……”其他护士推来了抢救车和气管插管车,遵医嘱用药、吸痰、观察、做记录……
现场忙而不乱,大家各司其职。“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了,暂停按压。”随着医生的指令响起,责任护士慢慢地直起了腰。大家静静地盯着心电监护仪上跳动的心率,缓缓地舒了一口气。
“哇塞,阿叔,你真棒,快看镜头,耶!”一位护士扶着患者和管道,护工阿姨扶住患者和输液架,正绕着病房转圈。这是阿叔第一次下床活动,从扶着阿叔坐在床边到可以围着病房行走,见证着阿叔一点一点的进步。
当大家看到阿叔终于能下床活动了,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这时,一位护士高兴地夸赞着并掏出手机拍下了这历史性的照片。大家都笑得非常开心,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替患者感到高兴的笑容,也是一种欣慰自豪的笑容。患者逐渐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
其实,ICU里面还有很多的声音,你细听:
“你怎么还不走?”因为新收病人,已经下班还没走的护士正在认真地帮忙核对新收病人的医嘱。
“NS50ml+去甲肾上腺素20mg微泵泵入。”两位护士正在认真地核对着医嘱。
“来,准备!3、2、1,走。”在几个人有节奏的口号下,大家一起将患者平稳地挪到了病床……
ICU是繁忙的,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自己的事情。这个大家庭又是团结的,一呼而百应,每一种声音都是ICU医护人员工作的生动旋律!ICU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病人病情好转或转出普通病房时亲口说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这声音有着巨大的治愈力,让我们的疲惫瞬间消失,也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值得。
图片来源
ICU
供稿
ICU廖燕燕
编辑
宣传办许燕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